驚蟄養生

 

驚蟄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,在今(2016)年的35日,古代曆書記載:「斗指丁為驚蟄,雷鳴動,蟄蟲皆震起而出,故名驚蟄。」意思是天氣回暖,春雷始鳴,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」。

 

驚蟄是全年氣溫回昇最快的節氣。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。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,天氣不穩定,氣溫波動甚大。雖然氣溫昇高迅速,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。

 

從飲食方面來看,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,助益脾氣,令五臟和平。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、維生素的清淡食物,大家可根據各人體質選擇如豆腐、油菜、白蘿蔔、扁豆、包心菜、蠶豆、洋蔥、紫菜、荸薺、白果、枇杷、芝麻、蜂蜜、甘蔗、桃仁等。日常煮食各種粥類,如糯米、薏苡仁、紅小豆、黑豆、大棗、花生、黃豆煮粥。也可選用一些活血養氣之藥品煲湯飲用。少食肥甘厚味、飲料、酒類之品,且每餐不宜過飽。

 

中醫認為,人體發病的主要原因,取決於體質的不同,也就是說體質決定著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染性。但體質不是固定不變的,即使在同一環境中,只要我們本著積極的生活態度,採取積極的養生措施,是可以糾正體質上的偏頗,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。

 

《黃帝內經》曰:「春三月,此謂發陳。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。夜臥早起,廣步於庭,披髮緩行,以便生志。」其意思是,春季萬物復甦,應該早睡早起,散步緩行,可以使精神愉悅、身體健康。這說明了驚蟄養生在起居方面的基本要點。

 

春分養生

 

春分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,古時又稱為「日中」、「日夜分」、「仲春之月」,是今年的320日,曆書記載:「斗指壬為春分,約行週天,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,又當春之半,故名為春分。」

 

《素問.骨空論》:「調其陰陽,不足則補,有餘則瀉」。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、瀉實兩方面。如益氣、養血、滋陰、助陽、填精、生津為補虛;解表、清熱、利水、瀉下、祛寒、去風、燥濕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。中醫養生實踐證明,無論補或瀉,都應堅持調整陰陽,以平為期的原則進行飲食保健,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。

 

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,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,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,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,禁忌偏熱、偏寒、偏昇、偏降的飲食誤區,如在烹調寒性食物時,其原則必佐以姜、醋類溫性調料,以防止菜餚性寒偏涼,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;又如在食用助陽類菜餚時常配以滋陰之品,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。

 

在思想上要保持輕鬆愉快,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。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煉、定時睡眠、定量用餐,有目的地進行調養,方可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。

 

「春分雨腳落聲微,柳岸斜風帶客歸。」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,濃濃的春意溢滿人間。願我們共享天地萬物的恩澤,珍惜寶貴春光,播種美好的新希望!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養運鋪子 的頭像
    養運鋪子

    養運鋪子

    養運鋪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